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内要闻

苹果熟了 农民笑了

金秋十月,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松树台村的千亩果园里,阳光如碎金般洒落在枝叶间,映照得红彤彤的“三棱山”富硒苹果愈发鲜亮。果树枝桠被饱满的果实压得微微低垂,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果农们穿梭在绿意盎然的果树间,有的小心翼翼地将苹果从枝头摘下,放进竹篮;有的忙着将装满苹果的纸箱封箱、搬运,欢声笑语在山谷间此起彼伏,谱成一曲丰收的欢歌。

刘云祥站在一棵粗壮的苹果树下,粗糙的手掌轻轻拂过一枚个大色艳的苹果,黝黑的脸庞上漾起欣慰的笑容。这片他倾注十余年心血的荒沟,如今已成了乡亲们的“致富园”——苹果熟了,农民的日子也跟着“甜”了。

返乡创业:荒沟里刨出“金疙瘩”

2006年之前,松树台村的这片山地,是典型的贫瘠荒沟:土层薄如蝉翼,砂石裸露,别说种果树,连耐旱的野草都稀疏零落。彼时,在外打拼多年、攒下些积蓄的刘云祥,每次返乡看到这片荒芜与乡亲们清贫的生活,心里总不是滋味。“家乡的山水养了我,我得为它做点什么。”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扎根:利用山地资源发展果树种植,带乡亲们致富。

带着这股信念,刘云祥毅然返乡,拿出全部积蓄,又多方筹措,凑齐400多万元,开启了开垦荒山的征程。彼时的荒沟,没路、没水,一切从零开始。他带着几个愿意跟他干的乡亲,用铁锹、锄头在乱石堆里“抠”土地,用推车一趟趟运走土石方,硬生生在山坡上开辟出第一条作业道。

引水是头号难题。刘云祥跑遍周边山川,终于找到一处水源,随后组织人力铺设管道、修建蓄水池,把清澈的山泉水引到荒沟,彻底解决了灌溉“卡脖子”问题。土壤改良同样关键,他请来农业专家,采用有机肥还田、秸秆覆盖、施用土壤调理剂等方法,一点点把贫瘠山地“养”得疏松肥沃。

2008年,刘云祥创立“三棱山”苹果品种,并创新性引入富硒技术。为保证品质,他严格遵循绿色种植标准:禁用高毒农药,推广生物防治;人工除草、疏花疏果,每个环节都力求精细。几年后,第一批“三棱山”富硒苹果成熟,果形端正、果肉脆甜,一上市就备受青睐,价格远超普通苹果,“荒沟产好果”的奇迹就此诞生。

生态与产业:双赢的“百果园”

在发展产业时,刘云祥始终锚定“生态可持续”。他深知,只有守护好山水,产业才能长久。果园建设中,他同步推进生态修复:沿山坡修建梯田式种植带,既防水土流失,又高效利用土地;在果园周边和道路旁种植绿化树,形成绿色屏障;保留山间溪流与原生植被,让果园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今,昔日荒沟已成“百果园”:除了苹果,还依海拔和土壤,立体种植大枣、罐梨、山楂等百余种果树,实现“四季有花、三季有果”。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收入来源,更让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山更青,水更绿,曾经的荒芜之地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果园。

共同致富:30多户村民的“甜蜜事业”

产业发展的核心,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刘云祥的果园常年需要大量劳动力,从开垦、种植到采摘、包装,他优先雇佣本村及周边困难农户。30多户村民因此有了稳定工作,每年务工收入达数万元。

不仅如此,刘云祥毫无保留地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村民李大哥曾一贫如洗,在他帮助下学会种苹果,还承包了几亩山地。如今,李大哥的果园也挂果丰收,年入十余万元,盖了新房、买了新车。“没刘大哥带着,我想都不敢想能靠种苹果过上好日子。”李大哥的感激,是众多村民的缩影。

随着“三棱山”富硒苹果声名鹊起,销路也越走越宽。刘云祥注册品牌、设计包装,不仅在本地市场热销,还通过电商销往全国。每到丰收季,果园里既有采购客商,也有体验采摘的游客,装箱发货的工人们熟练地将苹果装进印着“宁城苹果 营养健康”的纸箱,发往天南海北。看着苹果变成“金果子”,村民们的笑容里满是踏实与幸福。

乡村焕新:活力在希望的田野上涌动

苹果产业的兴起,让松树台村焕发生机。过去,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只剩老人孩子,冷冷清清;如今,不少年轻人看到家乡希望,纷纷返乡:有人加入果园管理,有人开起农家乐、民宿,有人靠直播卖苹果。村子人气旺了,欢声笑语多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彻底激发。

站在果园里,刘云祥的目光望向远方:他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引进优良品种,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结合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既能采摘,又能赏景、品农家菜。他希望,松树台村未来不仅是产业强村,更是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让更多农民在乡村振兴路上笑得更灿烂。

苹果熟了,农民笑了。这笑容里,有丰收的喜悦,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对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心。刘云祥与松树台村的故事,是千万乡村振兴故事的缩影,生动诠释了产业振兴的力量,以及普通农民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担当。相信在更多“刘云祥”的努力下,会有更多乡村迎来“丰收季”,农民的生活也会如熟透的苹果般,越来越甜。


【字体: 】 【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

  • 主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6-8833817
  • 蒙ICP备1900266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40号
    邮编:024005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000041
    地址:赤峰市松山区新城玉龙大街77号
  • ../../../material/images/wx.jpg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