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克什克腾旗托河林场与内蒙古沃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230亩蒿柳养蚕基地及养蚕试验冷棚喜获丰收,柞蚕陆续进入结茧期,养殖成效十分显著。
今年基地柞蚕品质实现大幅提升,“草原青蚕”已成为标志性成果——蚕体通体碧绿、环节清晰,背部纵线鲜亮、腹部足肢活力充沛;个头也更为壮实,平均体长达12公分,单蚕体重超30克。据预计,2025年该基地亩产蚕茧约80斤,每亩收益可达3000元。更值得关注的是,柞蚕从孵化到结茧周期仅需27天,较传统养殖50天的周期大幅缩短,养殖效率显著提高。
8月27日,经克旗团委与科协牵线,江苏科技大学团委书记张海洋一行赴基地开展调研。调研团队与托河林场场长孙超、内蒙古沃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昊诚深入交流,实地察看蒿柳长势及柞蚕生长情况,详细了解蒿柳育苗养护、柞蚕养殖存储全流程及产业投入产出细节。调研团队对基地现有成果给予肯定,并明确表示将发挥学校人才技术优势,搭建合作平台助力产业发展。
作为桑蚕养殖领域的专业院校,江苏科技大学人才储备雄厚,拥有专业研究团队与成熟技术体系。其下属的蚕业研究所是我国唯一国家级蚕业研究机构,在种质资源研究、桑蚕应用拓展、养殖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成果丰硕,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能为克旗蒿柳养蚕产业升级提供核心支撑。
从克旗产业发展全局来看,蒿柳养蚕产业推广前景广阔。一方面,克旗沙地、林地资源丰富,适宜蒿柳规模化种植,可依托托河林场230亩基地的成功经验,逐步扩大种养规模,构建“蒿柳种植—柞蚕养殖—蚕茧加工”完整产业链,延伸产业价值空间;另一方面,该产业能充分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通过技术培训让更多群众掌握养殖技能、参与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动力。
未来,克旗将持续深化与江苏科技大学的合作,不断引入先进技术、优化养殖模式,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推动蒿柳养蚕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亮眼名片,助力区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