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内要闻

风沙尽头 花开敖汉——退役军人以“绿”为笔 绘“丰”景

在内蒙古赤峰市的东南部,有一座神奇的小城叫敖汉旗。这里的林海莽莽苍苍,这里的绿洲郁郁葱葱,这里的林网疏疏朗朗,这里的梯田层层叠叠。生机盎然的绿色镜像里,流淌着一首首“绿富同兴”时代诗篇。

昔日风沙肆虐处 今朝林草覆绿地

敖汉旗地处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地貌特征为“南山、中丘、北沙”。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的荒漠化率高达76%。对比今朝的沙漠绿洲、山地林海和丘陵梯田,这里曾经历了一个由环境脆弱到生态宜居的神奇蝶变。

几十年来,敖汉旗各族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发扬“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生态建设优良传统,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探索生存之路,再造秀美山川,建设生态文明,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生态建设壮丽史诗。全旗人工造林保存面积543万亩,人工种草面积稳定在100万亩,综合草原植被覆盖度在60%以上,在祖国北疆筑牢了一道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同类型荒漠化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创造了典范。赢得了“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全国人工种草第一县”、“全国再造秀美山川先进旗”、“天然氧吧”、“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敖汉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开创了美丽敖汉建设新局面。

沙棘扎根荒沙地 产业催开致富花

你见过沙棘吗?就是它,果粒晶莹,味道酸甜,它有一个浪漫的拉丁文名字,叫“闪闪发光的树”。它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灌丛稠密,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是来自两亿年前的黄金果,大自然馈赠人类的精品礼物,富含人体所需的上百种营养元素,VC含量是橙子的好几倍!

在敖汉旗生态林业大家族中,沙棘林占有一席之地,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先锋树种。沙漠里、山地上,到处摇曳着蓬蓬勃勃的沙棘枝影,总面积多达16万亩,敖汉旗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沙棘之都。

近些年,在敖汉旗的沙漠之地,盛开了一朵令人欣喜的致富之花——沙棘产业。那是因为,这些闪闪发光的树,遇见了闪闪发光的人。他们致力于推动敖汉旗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选择将沙棘产业作为敖汉旗的支柱产业,倾情做沙棘选育培育的推进者,做沙棘产业开发的领跑者。

风沙地变“金士地” 退役军人写传奇

在绿色敖汉大背景下,内蒙古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一群退役军人扛起了这面生态助农、龙头引领的大旗。

沙漠之花公司总经理胥俊久就是一名退役军人,他退役不褪色,立足全旗得天独厚的沙棘资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闯出一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效统一”的发展之路。

在创业的初始阶段,他凭借在部队练就的铁肩膀、硬脊梁,从头学起,从实做起,无论原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加工,还是质量管控、产品销售、售后服务,都亲力亲为,废寝忘食。沙棘,几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2017年起,沙漠之花公司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两处沙棘产业园、一处沙棘采收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沙棘100余万株,面积达9000余亩。沙棘经济林年产沙棘果1000吨左右,生态建设转化的经济效益达1000余万元。不仅如此,公司还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当地群众和部分回乡创业退役军人无偿提供沙棘苗,引导大家利用好荒坡、沟道等栽植沙棘。沙棘经济林建设完成的同时,生态作用也逐步凸显,往昔的风沙、荒漠不复存在,困扰当地百姓的老难题也终于有了新解法。

目前,沙漠之花公司除了创始人胥俊久之外,还有很多员工也都是退役军人,他们同样凭借军人过硬的精神素质、优良作风,扎根在这片沙棘林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这个产业做大做强,逐渐发展成为集良种培育、林木种植、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沙棘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目前公司除了生产沙棘果汁,还衍生出了沙棘油、沙棘茶和杏仁植物蛋白饮料等多种产品。

千年粟地育佳禾 敖汉小米誉世界

如果用一种物产代表敖汉,那,就是小米。它浓缩了8000年的历史文化、承载了5000年的农耕文明。中国中央电视台一句敖汉小米——熬出中国味,让敖汉小米名扬天下。

敖汉旗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地,谷子种植的历史超8000年。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小米,成为遗产地的标志性物产,区域共用品牌价值达282.41亿元。

敖汉旗地理纬度41°42′~43°01′,处于世界公认的适宜优质粟黍生长的黄金纬度带。这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土壤呈弱碱性,含丰富的有机质和钙、铜、锰、钾、锌、铁等有益矿物质,尤其是硒含量较高。适宜的气候与土质孕育出的敖汉小米,颗颗饱满圆润,色泽金黄灿烂,用它做出来的小米饭,软糯香甜,口感细腻,营养均衡,具有养胃、助眠、养颜、滋阴之功效,有“满园米相似·唯我香不同”的赞誉。金黄馨香的小米粥,是当地女人哺乳、老人患病、婴儿断奶、少年益智、青年健体的首选美食。早餐喝上一碗,暖胃又健康。

从几千年前的先民在这里种下第一粒粟,到如今年产量超6亿斤的“金饭碗”,敖汉小米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见证者,如今,这里更是中国小米产业中的“第一梯队”,被誉为“世界小米之乡”。敖汉小米牵动着难以言喻的乡愁,弥漫着世界旋转餐桌的敖汉味道。


【字体: 】 【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

  • 主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6-8833817
  • 蒙ICP备1900266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40号
    邮编:024005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000041
    地址:赤峰市松山区新城玉龙大街77号
  • ../../../material/images/wx.jpg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