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巴林右旗林草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其深度融入林草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政策宣传中体现民族关怀。在禁牧休牧政策制定上,旗林草局紧扣民族地区实际,深入嘎查村与牧民面对面交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全过程。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政策和动态信息9篇、发放2万份宣传单和1万份宣传挂历,引导农牧民自觉护草,凝聚共护共识。印发《巴林右旗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实施方案》,完善“1+11”执法体系,将11个苏木镇街道划分为草畜平衡区和禁牧区,发布3期简报通报违规行为及销号比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资金作用,将禁牧休牧与生态保护挂钩,对两次及以上违规放牧农牧户扣发补助,以政策合力筑牢民族共同的生态家园。
在项目推进中促进民族团结。在实施重大项目时,吸纳少数民族劳动力参与,既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更在劳动协作中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鲜活实践动力。深入推进林草建设“先建后补”模式,2024年依托赤峰市西北部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林草湿荒一体化修复等项目,吸纳劳动力1600余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871.11万元,产生土地流转费用833.39万元。“生态建设+民族团结”的双赢模式,让农牧民共享发展成果,更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根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中愈发根深叶茂。
在服务群众中践行民族理念。旗林草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服务群众工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5年,旗林草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解决民生难题。在巴彦琥硕镇查干达巴村,针对农灌井配套设施老化问题,迅速组织技术人员,结合民族生产习惯制定解决方案,更新配套设施,保障了200余亩耕地灌溉,促进了民族团结。在达尔罕街道沐沦社区和光明社区,联合清理82车生活垃圾和建设垃圾,改善了居住环境,增强了民族交流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