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内要闻

创新机制兴生态 富民增效谱新篇

作为防沙治沙老典型,赤峰市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持续探索机制创新,将富民增效作为防沙治沙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防沙治沙及林草质量巩固提升364.7万亩,通过多元模式激活生态建设活力,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推进。

创新模式激活力,生态惠民促增收。依托“以工代赈”机制,2024年“三北”六期工程国债项目带动农牧民就近就业2766人,发放劳务费5110万元;2025年全市已带动农牧民就近就业8550人,发放劳务费8767.74万元,推动生态建设工程惠及当地群众。

巴林右旗深入推进林草建设“先建后补”模式,2024年依托赤峰市西北部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林草湿荒一体化修复等项目,吸纳劳动力1600余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871.11万元,产生土地流转费用833.39万元,实现生态建设与农牧民增收双赢。

以路为脉切沙海,模块治理见实效。针对沙区腹地治理难题,赤峰市运用“公路穿沙、切割治理”经验,将沙地划分为模块化治理单元。2024年,全市争取到上级“以路治沙”模式穿沙公路资金8.4亿元,规划到2027年底前完成穿沙公路建设1039公里,预计带动治沙216.8万亩以上,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穿沙公路26条,进一步推动形成“修路治沙、治沙护路、绿富同兴”的良性循环。

畅通社会资本渠道,构建多元投入格局。通过政企合作、独资、联合、公益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防沙治沙,先后引入中国绿化基金会“蚂蚁森林”项目、三峡集团参与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南缘综合治理项目等,2025年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超1亿元,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治理格局。


【字体: 】 【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

  • 主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6-8833817
  • 蒙ICP备1900266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40号
    邮编:024005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000041
    地址:赤峰市松山区新城玉龙大街77号
  • ../../../material/images/wx.jpg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