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喀喇沁旗被列为全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试点旗县之一,通过积极探索,喀喇沁旗走出了一条完善集体林承包合同、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新路径,为集体林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聚资料夯基础,原始信息“摸得清”。以村为单位组建林改工作小组,吸纳村“两委”、老党员、往届村干部等“知情人”,全面搜集历次林改合同、会议记录、勘测数据、承包宗地图等原始资料,摸清林地承包全流程。王爷府镇黑山沟村邀请老林改成员加入,汇总合同、会议记录及林地分布图;美林镇小美林村整理出2003年以来的作价分户底账、承包及流转合同,为后续工作备足原始凭证。
建台账抓整改,问题清单“销得掉”。依据基础资料建立林地承包合同台账,详细记录承包人、面积、四至边界等信息,与宗地图精准核对,确保“一合同对应一林地”。同步建立问题台账,对权属交叉、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分级销号:当事人与小组长能说清且邻户认可的直接销号;需村委会或老林改成员佐证的协商销号;疑难问题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解决。以黑山沟村为例,共梳理问题273条,经协商解决33条,高效推进问题清零。
核数据明权属,地块信息“辨得准”。以林草湿与国土三调融合数据为底图,结合高分辨率影像、实景三维数据,采取“图上核+现地查”方式,按“一面坡、一条沟”单元逐宗比对原始合同,精准核实边界、面积、地类等信息。对有明显标志物的地块,邻户可直接在地图上认界,效率大幅提升。其中:小美林村70%以上地块通过地图完成认界;黑山沟村核查发现240宗无合同但界线清晰的地块,修正15宗合同信息、18宗面积误差,确保产权信息真实准确。
集民智解纠纷,议事过程“说得通”。对核对中发现的问题,工作组先研提方案,再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充分吸纳民意,既妥善解决问题,又巩固基层治理成果。黑山沟村先后召开3次林改会议,协调当事人221次,成功化解18宗林地界线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全公示固成果,承包关系“定得牢”。核实后的台账信息通过村民群、村委会公示栏双渠道公示,保障公开透明。公示后收集反馈问题,实地核改边界纠纷、修正合同、补测面积。黑山沟村公示后处理反馈问题78个,修改合同54份,补测面积11宗。最终形成合同、台账、影像图相互印证的档案,同步建立数字化、矢量化电子档案,黑山沟村共装订合同34册、台账5册,绘制承包分布图1张,实现“纸质+电子”双保险。
改革成效显著,绿富同兴底色更亮。通过王爷府镇黑山沟村、美林镇小美林村完善集体林地承包合同试点工作,“五步工作法”在全旗推广,减少新纠纷,为“三权分置”和适度规模化经营铺平道路;形成全村林地“一张图、一本账”,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下经济发展等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助力森林经营水平提升;建立公开调解机制,依托村委会与村民“人熟地熟”优势,将权属矛盾化解在基层,筑牢林区和谐根基,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

首页
林草概况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公众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