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内要闻

赤峰市顺利完成2025年草原长势监测工作

 2025年7月中下旬,赤峰市12个旗县区对全市62个草原物候期监测样地开展牧草长势地面监测。此次监测通过定时定点拍摄照片直观反映植被生长状况,详细记录了草原植被生长高度、盖度、产量等指标,目前已顺利完成全市2025年草原长势监测工作。

监测期(6月20日至7月16日)气象数据显示:全市平均气温24.0℃,较常年偏高1.8℃;平均降水量45.4毫米,较常年(80.2毫米)偏少47%,期间多次出现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降水的局地性和极端性较强,导致时空分布不均;全市平均日照时数222小时,较常年偏少12小时,其中北部地区224小时(偏少16小时),南部地区219小时(偏少9小时)。

从不同草原类型的监测结果来看:

低地草甸类草原主要草种包括羊草、芦苇、长叶碱毛茛等,平均可食产草量干重1134.15千克/公顷,较去年同期提高20.69%;草群平均高度25.6厘米,同比增加29.68%;植被平均盖度69.62%,同比增加10.24%。

温性山地草甸类草原以羊草、万年蒿、脚苔草等为主要草种,平均可食产草量干重2781.40千克/公顷,同比增加6.61%;草群平均高度60厘米,同比降低18.18%;植被平均盖度98.33%,与去年持平。

温性草原类草原主要草种有羽茅、菊叶委陵菜、麻花头等,平均可食产草量干重1055.19千克/公顷,同比增加34.55%;草群平均高度20.72厘米,同比增加39.43%;植被平均盖度69.94%,同比增加16.09%。

温性草甸类草原涵盖白莲蒿、委陵菜、车前草等主要草种,平均可食产草量干重1266.4千克/公顷,同比增加36.14%;草群平均高度22.44厘米,同比增加42.93%;植被平均盖度66.64%,同比增加3.85%。

综合来看,2025年6-7月天然草原植被生长期间,赤峰市大部分地区降水量高于去年同期,雨热同期及适宜的土壤墒情有利于天然草原牧草生长。尽管受降雨局部性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干旱,但草原整体长势明显优于去年同期。8月,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将继续组织开展草原生产力监测,为草原建设与保护工作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字体: 】 【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

  • 主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6-8833817
  • 蒙ICP备1900266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40号
    邮编:024005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000041
    地址:赤峰市松山区新城玉龙大街77号
  • ../../../material/images/wx.jpg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