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内要闻

鲍艳利:再苦再累都值得

夏日的林西县,绿意从科尔沁沙地边缘漫开,染透山野沟壑。在这片焕发无限生机的土地上,鲍艳利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坚定。任职林西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以来,他将共产党员的初心刻进林西县每一寸林草地,用实干担当书写着生态与发展的共赢答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皮肤黝黑的北方汉子,总把“打铁必须自身硬,有事情我先上”挂在嘴边,而他的行动,正是对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

走进鲍艳利的办公室,最显眼的是墙角那个塞满书籍的书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林草政策法规汇编》等书籍的封面已磨得发亮,书页边缘密密麻麻写满批注,重点段落用不同颜色的笔反复标注。“理论学习不是应付差事,是要真正装进脑子里、用到工作中。”他常对年轻干部说。每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或业务培训,他总是第一个坐在会议室前排,厚厚的学习笔记从政治理论到业务知识,工工整整记录了十几本。单位年轻干部们都笑称,那些泛黄纸页上的批注,已成局里的“学习范本”。在他带动下,林草局掀起“比学赶超”热潮,“业务充电”成了惯例,队伍逐渐成为生态建设的“铁军”。

“以前跑审批像迷宫,现在路子清了,速度也快了!”内蒙古圣泉东伟公司项目负责人赵伟的感慨,源于鲍艳利推动的林草用地审批改革。2022年,鲍艳利刚到任林西县林业和草原局时,常听到企业抱怨审批繁琐。他带着审批科同志泡在档案室半个月,梳理300多份卷宗找堵点,对内选调骨干“一对一”传帮带,对外推出“容缺受理+信用承诺”机制,合并审批流程,印发《一次性告知单》用流程图解说明细节。改革后,审批时间缩短40%,201个项目受益。用地审批改革得到了用地单位的一致好评和县委、县政府广泛认可,并连续三年在全市林草系统考核中排名第一。

今年5月,当得知内蒙古圣泉东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吨硅砂新材料项目前期进展缓慢,鲍艳利带着文件四处奔波。两周后当拿到批复时,他的衬衫后背已被汗水浸黄。凭借这股韧劲,2025年林西县成为全区6个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试点旗县之一,组卷材料精简20项,时间压缩40天以上。“多跑一趟腿,企业就能早投产一天,老百姓就能早受益一天。”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林西县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生态基础薄弱。鲍艳利常对同事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治沙主战场,他带领技术人员走遍各乡镇,探索出“乔、灌、草”结合、“造、封、管”统一的模式。如今,全县完成“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20.4万亩,流动沙丘披绿,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

推动“两山”实践中,福山生态旅游区倾注了他满腔热忱和心血。项目前期,他带队开展实地勘察,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只为精准规划开发路径;谋划招商阶段,他日夜奔波,与企业深入洽谈,以专业和诚意吸引优质资源;手续办理时,他主动对接协调各部门,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建设过程中,他更是常驻工地,紧盯施工进度和生态保护细节,及时解决各类问题。鲍艳利用汗水与智慧,执着与坚守,将生态理念深植大地,让青山叠翠化作发展动能,让泉水潺潺淌成富民源泉,绘就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共赢画卷。如今的福山景区青山叠翠、泉水潺潺,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200多户农牧民增收。

“生态建设难,管护更难。”鲍艳利深知守护底线的重要性。三年来,在鲍艳利的强力推动下,2025年林西县各专项行动存量违法图斑销号率99.28%,任中审计图斑和草原图斑销号率100%,全市排名第一;在毁林毁草专项行动中,林西县首次取得全市违法图斑数量最少、面积最小、植被恢复率排名第一的成绩。

如今的林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7.37%,草原植被盖度稳定在45%以上,沙地变绿洲,生态旅游、林下经济蓬勃发展。鲍艳利常驱车行驶在山林间,看着窗外渐浓的绿意,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只要能让林西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再苦再累都值得。”这句朴实的话语,是他对初心的坚守,也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从审批改革的“排头兵”到治沙造林的“实干家”,他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担当,让党旗在林草事业一线高高飘扬。


【字体: 】 【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

  • 主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6-8833817
  • 蒙ICP备1900266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40号
    邮编:024005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000041
    地址:赤峰市松山区新城玉龙大街77号
  • ../../../material/images/wx.jpg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