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巴林左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人工种草项目在查干哈达苏木汪安池嘎查正火热进行中,标志着今年当地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工作迈入一个新阶段,旨在通过人工种草,改善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提升土地植被覆盖率,有效遏制土地沙化。
巴林左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人工种草项目涉及白音勿拉镇、乌兰达坝苏木、查干哈达苏木、富河镇、碧流台镇等苏木镇,草原生态修复地块达11万亩。将通过进行免耕补播、施肥或围栏封育、鼠虫害治理、管护等一系列工作,确保生态修复成效。
此次人工种草精心选定羊草、多年生披碱草、达乌里胡枝子、冰草等适宜沙地生长的优良草种。这些草种不仅耐旱性强,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固沙保土,且部分草种具备固氮能力,可改善沙地贫瘠的土壤条件。项目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一体化作业,通过采用免耕开沟、精准施肥、种子播撒、覆土镇压等多项功能,减少对沙地土壤结构的破坏,同时精准控制种子与肥料的投放量,相比传统人工种植,作业效率提升3倍以上,种子成活率提高2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种草效率与质量。
人工种草项目作为该旗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重要一环,对巩固前期治沙成果、提升沙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意义重大。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沙地生态环境,有效提升植被覆盖率,进一步增强防风固沙能力,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优质牧草资源的增加将助力全旗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