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内要闻

果药双馨出深山 多元产业绘新景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要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森林要食物”。近年来,赤峰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挖掘金山银山“价值”,向森林本身要效益,向林下空间要效益,依托我市林草沙湿等资源禀赋,持续推进木本粮油、果树经济林、灌木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种苗花卉等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了乡村振兴,在这一过程中,各地不断涌现出通过发展林草经济实现“生态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三生统一”的实践典型。为总结推广各地发展林草产业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促进全市林草经济高质量发展,现推出系列林业产业发展典型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典型一
                              

果药双馨出深山 多元产业绘新景


   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位于西辽河上游,地处丘陵山区,新城子镇结合实际明确了走封山禁牧、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大搞生态建设的发展之路。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林果产业、林下经济。因地制宜搞栽植,对准市场调结构,向生态效益要经济效益,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一系列有效举措的落实,形成了林上有果、林下有药、林边有企的生态美、产业兴的新景象。目前,当地果树进入盛果期亩收入稳定在4000元左右,通过在经济林下种植中草药,每亩总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

   一是林上有果。新城子镇人民政府牵头,联合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和有关企业,建立野果基生态基地标准化示范点,全面推动标准化生产,夯实本地林果产业发展林果产业基础建设,辐射带动全镇建立起集栽植、生产、收储为一体的完整林果产业链条,实现果树栽培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效益。目前,新城子镇有吉红123小苹果、锦秀海棠、安国梨等经济林4万余亩,年产鲜果3万吨,总产值达9000万元。形成了5个生态经济林产业园区,覆盖8个行政村、4000户农户。

   二是林下有药。在稳定发展林果产业的基础上,同时发展林下经济——林下中草药种植。先后在七合堂村经济林下种植赤芍、苍术1000余亩,在海棠湖村经济林下种植桔梗等800余亩,在大金沟村经济林下种植中草药1200余亩,中药材种植达到2万亩,并一直带动周边农户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品种主要包括苍术,桔梗,防风,白芍,白鲜皮,黄芩,苦参,棉芪等,平均每年亩产净收入约为5000元。

   三是林边有企。通过成立“九佛山”野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从推广多元化品种经济林种植出发,在重点栽植内蒙野果吉红123的基础上,培育了K9、安国梨、黄太平等10余个易受消费者青睐的品种,推行“三统一”经营模式,闯出了“内蒙野果”品牌,内蒙野果目前通过合作社及经销商已销售到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其次,从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果品附加值出发,引进“天拜山”果饮、蒙果鲜等农牧业龙头企业,配备大型水果冷藏窖等相关设施,建立了“企业+合作社支部+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产业链,实现新鲜水果就地转化增值。在中草药方面,建立内蒙古草原中药材交易市场,实现了中药材产品展示、线上线下交易、晾晒分拣、初加工、仓储物流、农机服务、专业技术培训、计量检测、信息发布等功能。

   近年来,新城子镇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以“村党总支+合作社+市场+订单”模式为引擎,依托万亩经济林,大力推行经济林下种植中草药模式。规范化林药间作带动果农实施更加精细化的果树田间管理,林果药材互利互惠,产业结构实现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实现了果药双馨出深山。


【字体: 】 【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

  • 主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6-8833817
  • 蒙ICP备1900266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40号
    邮编:024005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000041
    地址:赤峰市松山区新城玉龙大街77号
  • ../../../material/images/wx.jpg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