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拥有56个国有林场,国有林地面积约1458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0%。这些国有林场点多、线长、面广,类型丰富,宛若这片广袤大地上的绿色宝库,黑里河林场、松树山林场等部分区域更是被划入自然保护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保护水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如今,这些林场化身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通过特发展林下经济等绿色途径有力带动周边农牧民走向生态致富路。
林下掘金再创新收。赤峰市部分国有林场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率先开展林菌种植试点并获得成功。其中喀喇沁旗4个国有林场以“林场供技术、农户管种植、企业包销售”模式,形成“赤松茸+黑木耳+羊肚菌”多品种协同发展的菌类产业体系,引领全旗林菌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全旗周边27个村、320余户村民参与。全市11个国有林场采用“林场+合作者”的经营方式,开展了林药复合经营,发展面积约14700亩,成为了周边居民的可靠致富路。
林果生金绿富同兴。近几年,林果也呈现多点开花态势,阿旗台河林场、右旗罕山林场、林西县大冷山林场、克旗黄榆沟林场、翁旗桥头林场、喀旗旺业甸林场和大牛群林场积极探索樟子松嫁接红松,在确保生态建设的同时获得经济收益,绘就了民生与生态共赢的和美画卷。
绿色油库蓄势待发。阿旗坤都林场和根皮林场、左旗林东林场、右旗巴林桥林场、敖汉旗双井林场、翁旗鸭鸡山林场和桥头林场等多个林场开展木本油料林示范基地建设,为木本油料林推广种植奠定实践基础。目前,全市国有林场已开展木本油料林示范基地约4700亩。这些基地不仅为木本油料林推广提供实践样本,更将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
种苗基地保障供应。11个自治区级保障性苗圃在赤峰国有林场扎根,这里基础设施完备,良种培育技术先进。2024年,这些苗圃培育苗木超5800万株,为“三北”工程源源不断输送优质“绿色生力军”,为生态建设保驾护航。
森林旅游特色丰富。国有林场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建设森林康养步道、露营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设施,推出森林研学、生态观光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年接待游客量达70万余人次。游客们在这里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也为周边村民带来旅游红利,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赤峰市国有林场将继续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持续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创新机制持续深化与周边乡村的合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努力建设成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现代化国有林场,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