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不断强化林草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推进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有效地保护了全旗林草资源安全。
打通防控“最后一公里”
敖汉旗将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纳入乡镇苏木街道办、国有林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管理责任制、林长考核。压实乡级林长和村级“一长两员”林草有害生物防控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行基层测报员负总责、生态护林员分片负责制度,严格落实兼职检疫员、专兼职测报员、生态护林员责任。健全生态护林员为主体的网格化监测队伍,各乡镇苏木街道办、国有林场与生态护林员签订了《敖汉旗森林和草原监测防控承诺书》,实行包片负责制,把责任落实到人,把任务落实到山间地头。旗林草局与乡镇苏木街道林草站、国有林场签订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责任状,实行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蹲点包片制度,局长负总责,局班子成员分兵把口包片负责。各涉木经营主体均签订了《合法调运、加工、经营、使用植物产品承诺书》。通过责任落实,实现了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夯实了全旗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基础。
编织监测普查“一张网”
在工作调度与摆布上,敖汉旗林草局依据历年林草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科学制定森林和草原有害生物监测方案,绘制林草有害生物分布图及踏查路线图,将全旗林草有害生物的监测时间、监测内容和监测办法按种类编成监测工作路线图,为科学开展林草有害生物监测提供依据。在林草有害生物发生期,由全旗54名专兼职测报员指导,1554护林草员按照网格化管理责任区全面开展林草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旗林草局积极探索实行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开展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悬挂诱捕器监测工作,加密监测普查密度,依托智能防火监测工作平台,建设了视频监控智能化管理平台监测系统及2处远程林草有害生物监测系统,充分发挥其远程智能诊断、自动收集信息、自动发出预警作用,实行面上监测与点线监测相结合,推行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实行地面巡查、诱捕器捕获、视频监测结合,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下查,空中诱”立体林草有害生物监测新格局。
严守科学防控“一条线”
在强化监测的基础上,敖汉旗坚持有虫不成灾原则,全面开展无公害防治,狠抓重点防治种类、重要时间节点、重大防治环节,制定主要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历,采用飞机防治、地面防治、物理防治、性信息素引诱等防治方法,科学做好防治工作。大力推广飞机喷药防治林草有害生物,推动全旗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步入飞防时代。旗林草局根据前期监测,对林草有害生物发生严重的金厂沟梁镇、四家子镇、大黑山林场、敖润苏莫苏木,采取无人机“飞防”的办法,有效遏制虫害的蔓延。飞防前,飞防公司利用专业软件生成三维作业航线,进行仿地飞行,使无人机随地形变化,树木高度智能调整飞行高度,确保飞行器与地面的相对高度保持不变,提升药物喷洒的精准性,同时根据植被指数、林草地势差异进行变量用药,努力做到降本增产、绿色环保、安全高效。同时,大力提升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水平。举办了新世纪首次全旗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检疫培训班,印发《敖汉旗主要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检疫技术手册》500册,购入植保无人机1台,完成2名操控手培训,使全旗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为47名林草技术骨干发放了兼职检疫员证。依托全旗较完善的检疫网络,加强种苗产地检疫和调入种苗复检工作,强化木材、种苗等林草产品调运检疫,同时强化涉木企事业单位(个人)检疫,落实好登记备案制度,按要求开展复检,严防危险性林草有害生物传入旗内,确保全旗森林草原生态安全。
下好群防群治“一盘棋”
敖汉旗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宣传单、条幅、防灾减灾日、重要活动等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两法”“两条例”、林草有害生物危害的严重性和开展防控工作的意义。全年共开展大型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悬挂宣传条幅50余条。2023年利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时间节点,在旗政府广场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设立展示宣传展板、接受公众咨询等方式,宣传普及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和草原鼠虫、毒害草等灾害的严重危害性、传播途径、防控目标措施等知识技能,在交通要道通过悬挂宣传横幅10条,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依托“护松2023”打击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排查整治活动,深入63家涉木企业发放200余张松材线虫病相关法律法规、防控政策、防治技术等宣传单。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表有关新闻报道11篇,有效地提高了全社会对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认识,形成社会合力,助推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