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内要闻

林西县:从“油锯轰鸣”到“游人如织”奋力书写生态转型富民新答卷

仲秋时节,走进林西县富林林场福山景区,层林尽染的山林间游人穿梭,孩子们围着百年五角枫听护林员讲解植物知识,山脚下的农家乐飘出饭菜香……很难想象,这片如今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的生态宝地,曾是“电锯轰鸣、树倒成排”的伐木场,“油锯一响,黄金万两”的老话,曾是林场职工收入的唯一底气。

据林西县富林林场场长李鹏介绍说,停伐前,林场工人的工资大部分靠“卖树钱”发。林场实行全面停伐时,工人们心里发慌了,没了伐木活儿,工资怎么发,日子咋过?

转机始于2023年林西县“砍树到护林、护林到兴林”的发展决策。为破解“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的矛盾,该县里决定在富林林场启动生态旅游开发,打造福山、花楸谷两大生态旅游区,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经过县有关部门紧锣密鼓运作,今年福山生态旅游区已正式开园运营,林场职工也从伐木工变成了护林工作者。

富林林场护林员黄志勇这几天非常忙碌,他成了旅游区的“活地图”。他介绍说:“景区建设初期,我就带着工人修步道,现在我每天巡山看树,游客问哪儿有景点、那棵树好看,我都门儿清,有问的我都认真地给游客讲解领路。防火期内,不忘提醒游客不要带火源进山。”

变化不止在护林员身上,福山脚下的大营子乡三愣子山村村民孔凡霞成了景区的保洁员。她心情十分激动地对记者说:“福山景区就建在我们家门口,守家在地就近务工,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每月工资4200元,平时就负责景区内的卫生清洁,这建景区真正受益的是我们老百姓。”

与此同时,花楸谷生态旅游区也已于今年9月下旬正式开园。这里以自然景观为主,花楸树、白桦等树种自然生长,泉水潺潺与山谷构成一道道靓丽风景,吸引着周边旗县的游客纷至沓来。

“停伐不是‘断路’,是换条‘更长远的路’。”林西县林草局局长鲍艳利在景区防火点介绍,生态旅游不仅守护了森林,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新动能。据统计,两大景区运营至今,累计接待游客超十万人次,带动周边发展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等相关产业,直接间接带动500多人就业。仅今年前10个月,两个景区收入就突破百万元,远超林场停伐前“卖树钱”。

此外,花楸谷景区内建有“生态画廊研学步道”,林间上百年的五角枫、山杨树、花楸树等都是“植物科普实物”。

夕阳下,黄志勇结束了一天的巡山工作,望着山间嬉戏的游客,他感慨道:“以前砍树是‘吃祖宗饭’,现在护树是‘给子孙留福’。这满山的绿色,才是咱林西人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的林西县,山间步道上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里笑声此起彼伏,正以“看树赏景”的新姿态,在层林尽染的生态画卷中,一笔一划书写着生态富民的新篇章。


【字体: 】 【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

  • 主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6-8833817
  • 蒙ICP备1900266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40号
    邮编:024005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000041
    地址:赤峰市松山区新城玉龙大街77号
  • ../../../material/images/wx.jpg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