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初开始,喀喇沁旗美林镇的赤松茸迎来了新一年的丰收季,走进林间种植基地,菌床上一簇簇赤松茸生长得错落有致,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林间,广袤的美林大地充满着丰收的喜悦。
东局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占明带领村民,在村内林地种植了200亩赤松茸。“今年的赤松茸品质优良,饱满厚实,每亩能收4500斤左右,二等以上优质品占比超70%,净产值稳稳突破290万元!”王占明指着刚采摘的赤松茸,脸上满是笑意。
这抹丰收的亮色,正是美林镇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2025年,全镇赤松茸种植面积扩展至2000余亩,较去年实现增长10%;每亩林地出菇量稳定在4000-5000斤,按当前市场行情计算,每亩产值可达4万元,全镇预计总产值将突破8000万元大关。更令人欣喜的是,采摘季里,1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年均增收超万元,昔日闲置的劳动力变成了“致富能手”。
林地与菌菇的“双向奔赴”,藏着美林镇的生态智慧。赤松茸偏爱林下阴凉湿润的环境,而林地则为其提供了天然生长屏障;反过来,树下种植不占耕地,秸秆还田改良土壤肥力,菌菇生长过程中释放的养分还能调节林地小气候,让树木愈发茁壮。这种“一片林子两份收益”的林下经济模式,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捧出了金山银山。
近年来,美林镇以86%的森林覆盖率为底色,将林下经济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通过“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引导农民发展林菌、林药、樟嫁红等特色产业项目,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品质转型。如今,从林菌的鲜香到林药的醇厚,从林地间的忙碌身影到村民口袋里的增收账单,这片被绿意覆盖的土地,正用蓬勃的生机诠释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深层内涵,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美林大地徐徐铺展。